文芳阁软文网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营销资讯 > 搞懂软文的法律红线:别再稀里糊涂踩雷了

搞懂软文的法律红线:别再稀里糊涂踩雷了

更新时间:2025-11-12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搞懂软文的法律红线:别再稀里糊涂踩雷了

【文章开始】 你写篇种草文、产品测评,兴许就是帮朋友个忙,或者接个小活儿赚点外快。但你知道吗?可能一不留神就踩了法律红线,罚单能砸得你肉疼! 去年福建就有个电商公司,找人写软文吹自家产品能治病,罚了八十多万!听着吓人不?软文这东西,披着“内容”的外衣,内核可实打实受法律管着!

1. 软文背后藏着啥法律风险?

  • 虚假宣传是重灾区: 把普通保健品吹成“包治百病”、“癌症克星”?把成本几十的化妆品捧成“贵妇级享受,效果堪比医美”?这种超出产品实际功能的吹嘘,妥妥违反《广告法》和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。罚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,少则几千上万,多则几十上百万,甚至能把你罚破产!
  • 身份不明,偷偷摸摸: 写文章说“我用了某款精华皮肤超好”,却不告诉读者你是品牌方花钱雇的?或者假装是普通消费者写的“体验报告”?这种该标注“广告”或“赞助”却没标注的行为,本质就是欺骗消费者知情权,等着工商部门上门吧。
  • 贬低对手,恶意拉踩: 写软文不忘“顺便”踩一脚同行?说人家的产品“效果差”、“用料廉价”、“谁买谁上当”?无凭无据地恶意贬低竞争对手,搞不好就构成商业诋毁,吃官司赔钱是分分钟的事。
  • 吹牛吹破天: “全国领先”、“销量第一”、“0差评”?这类绝对化、极限化的用语,除非你能拿出铁板钉钉的国家级认证(比如国家统计局发的),否则99%属于违规,一举报一个准。

2. 核心问题:我的软文到底算不算违法广告?

这是个关键点!很多人懵就懵在这儿:我写的这玩意儿,到底是个人分享,还是广告?

  • 自问:我收钱(或等价好处)了吗?品牌方参与内容了吗?
  • 自答: 嘿,这事儿关键点就在这儿了! 只要:

    • 拿钱了,或拿了免费产品、服务券、购物卡等好处;
    • 品牌方提了要求、给了框架,或审核/修改了你写的东西... 那你写的那篇东西,甭管它叫测评、心得还是种草笔记,本质上就是一条“软广”! 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可是明确规定了的,必须标明“广告”! 藏头露尾,想假装天然流量?法律可不认这账。
  • 案例: 有粉丝几十万的护肤博主,因为接了精华广告没标明,被工商罚款5万块,评论区都炸锅了。这事证明啥?粉丝多不代表法外之地!


3. 健康、理财这些领域是高压线?

千!万!警!惕! 医疗、药品、医疗器械、保健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...这些关乎人命健康的领域,法律法规那是严上加严。不是你想写就能写的软文地带!

  • 医疗效果别瞎提: 连正经医疗广告都不能打包票疗效,你一个软文敢说“吃了能降血压”、“擦了祛除疤痕”?简直是作死。
  • “专家”“患者”当演员: 花钱雇个“老教授”、“资深医生”或者“康复患者”站台、说好话?风险爆炸!搞不好涉嫌共同违法甚至欺诈。具体鉴别标准其实我也还在琢磨,不同地方尺度好像有点差别?
  • 理财、教育也别飘: 承诺“高收益保本”、“稳赚不赔”、“包过考试”?这些在金融和教育类广告里早就是明确禁语。软文里打擦边球暗示?风险指数同样拉满! 或许暗示监管也在盯着这块呢?

4. 平台和发布者,谁该担责?

你以为发出去就没事了?责任链条长着呢!

  • 广告主(品牌方): 主要责任跑不了! 你是最终掏钱的、受益的,内容如果违法,首当其冲是你担责。
  • 软文作者(接活儿的人): 别天真!你也是广告经营者或发布者! 知道或应当知道内容违法还发?特别是健康、理财这些高风险领域,责任连带跑不掉! 工商罚你,品牌方可能还要追着你索赔。
  • 信息发布平台(小红书、公众号、抖音...): 平台责任重点在“明知或应知”。如果平台:
    • 参与广告分成;
    • 有明确证据知道是违法广告;
    • 收到用户举报多次还不处理... 平台也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,轻则罚款,重则被要求停业整顿! 不过话说回来,平台上的内容海量,真要做到滴水不漏的监管,那难度确实...

5. 我的求生指南:这样写才相对安全

搞清楚了雷区,咋绕过去?几点实用的建议(注意!不构成法律意见哈):

  • 该亮身份时别害羞! “广告”、“赞助”、“品牌合作” 字样,必须清晰、显著地标出来!别藏在角落或文案里用最小号字体!这是保命符。
  • 内容把关,吹牛要克制:
    • 功效只说真实的,禁止虚构!
    • 避免“最、第一、国家级、顶级”这些极限词。
    • 有数据?亮来源!第三方报告?亮出来看看!
    • 别恶意踩同行!
  • 敏感领域?绕道走最安全! 没那金刚钻(专业资质),别揽瓷器活(医疗、保健、理财等高监管领域软文)。别被钱蒙了眼,想想那几十万罚单!
  • 签个简单的协议(书面或聊天记录): 跟品牌方说清楚,内容必须真实合法,责任共担!微信聊天记录截图也算数,关键时候能有点证据。
  • 自查清单(发之前问问自己):
    • 广告标识打了吗?够醒目吗?
    • 有没有自己编造的功效、案例?
    • 有没有用“绝对化”词语瞎吹牛?
    • 有没有故意踩同行?
    • 身份如实公开了吗?
    • 是医疗、理财类敏感内容吗?我掂量得清风险吗?

总之啊,写软文赚钱不是不行,“法律意识”这根弦必须绷得紧紧的! 别把商业推广伪装成真情流露,那是玩火。老老实实标广告,规规矩矩讲产品,尊重消费者知情权,才能走得远。赚钱重要,但合法合规是活着赚钱的前提! 具体找谁咨询?各地方工商局(市场监督管理局)网站一般都有入口... 【文章结束】

标题:搞懂软文的法律红线:别再稀里糊涂踩雷了

地址:https://www.guanjunjinpai.com/index.php/yxzx/57267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加入文芳阁软文网 发稿快人一步

立即注册